非学霸通关USCPA?我真不是天赋型,但这几招真的有用

虽然USCPA各科平均通过率约为50%,但这并不代表它遥不可及。
不是学霸的我,靠不断摸索和调整,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,大幅提升了通过率。
本文总结了我亲测有效的备考策略,希望能帮你避坑、少走弯路、稳步通关!

我的背景简介
美本毕业,用四年(包括暑假)修满了USCPA所需的五年大学学分。学习能力中等,历时1年9个月通过所有科目。

考试顺序、备考时间与成绩

科目时间分数
FAR(第一次)6个月(含忙季)68 ❌
AUD3个月79 ✅
FAR(第二次)3.5个月81 ✅
REG5.5个月(含忙季)85 ✅
BEC2.5个月77 ✅

3大高效备考技巧

制定学习计划并坚持执行

• 首次报考建议只选一科,避免因预估错误导致失败
• 合理安排NTS:若能重来,我会用两张NTS分别考FAR和REG、用一个NTS考BEC 和 AUD,利用考试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效率
• 留出缓冲时间,避免被突发事务打乱节奏,也让自己有喘息空间。

② 利用高质量笔记资源,提升效率

备考中后期我开始使用Reddit上的优质笔记,尤其在BEC备考时几乎只依赖他人的整理。
我在《USCPA备考强助攻 — Reddit宝典》中也分享了我用过的笔记资源,有些至今仍值得参考。

③ 劳逸结合,避免学习疲劳

FAR备考期间我曾试图“狂学”,下班后立即投入复习,周末不休息,结果效率低且失败。而从AUD开始,我调整了节奏,学得更轻松也更有效。

应对考试挑战:策略调整与持续优化

① 抓住高频考点,聚焦重点

学校的会计课程与 USCPA 的考试内容有一定区别,USCPA 考试不算难,但涉及范围广。高频考点的出题概率确实高,但也可能考到冷门内容。

我在《USCPA策略导航手册—备考版》中详细介绍了如何锁定高频考点,欢迎参考!

② 重视错题分析

每次做错题都要追因:是理解不清?遗漏条件?还是知识掌握不到位?

错题分析完,隔一段时间要拿出来再做几遍。

③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

• 曾请假备考却反而效率下降,后续改为工作日有计划地学习。高强度突击不适合我,我更倾向于每天稳步积累
• 避免题海战术!第一次考FAR我刷遍题库却忽略错题,第二次专攻错题后明显提分

🌟 心态决定成败,考运也是一环

考试难度与题库有关,不必因一次失败否定自己。以我的 5 次 USCPA 考试经历为例:
• 初考FAR → 题库最难,挑战最大
• AUD → 题目偏简单,但SIM和FAR的内容关联较多
• REG → 难度较低,无复杂计算题
• FAR(二战)→ 题库更友好,SIM明显比初考时简化
• BEC → 难度适中,其中 IT 部分有些是我见过的知识点,但也有我没见过的考点

备考总结与建议

• 制定计划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
• 关注高频考点,善用笔记资源
• 劳逸结合,保持学习节奏
• 反思错题,提高应试技巧
• 保持积极心态,坚定前行

如果你觉得这些建议有帮助,不妨看看我的《USCPA策略导航手册》,里面还有更多亲测有效的方法,助你早日通关!

我用过的备考资料

大一点的binder里面是错了两遍以上的错题,小一点的binder里面是笔记

USCPA攻略合集:从报考到申请执照

让少走弯路成为习惯,获取最新资讯!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error: 本页面内容受原创保护,暂不支持复制功能。如需转载,请联系我们!